...第二部魔宮傳奇跟第三部聖戰奇兵都曾經在軟體世界的遊戲中出現過,聖戰奇兵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不過魔宮傳奇就沒什麼印象了,甚至連台灣是否曾上映過都不清楚,只記得鞭子和台車而已。這次為了收看整部系列,雖然每天都很晚睡,但是都設定鬧鐘早起收看重播(重播只有一次)。不過卻很值得。
...尤其是看完第一部法櫃奇兵,才知道第四部水晶骷髏王國中出現的瑪莉安原來就是第一部的女主角,否則一點頭緒都沒有;另外,原來第四部一開始出現放置許多箱子的地方原來是第一部最後出現的美國極機密物件存放處(其中撞破的箱子中有出現第一部的黃金法櫃)...
上個禮拜收看了衛視西片台安排的「印地安那瓊斯」系列影片,終於把這部系列看過一遍了。以前小時候只有聽過法櫃奇兵這部名作,而在雜誌中看過最後一幕的特效製作方式(臉溶掉的道具),並沒有看過完整的一部電影,如今能夠從第一部看到第四部,真是高興...
...而「假面騎士-電王」,所有角色個性更是分明,例如主角的個性軟弱,而附在其身上的四位角色則有著強烈的不同個性,分別為暴躁、花言巧語、力大卻呆板、天真;而其他支援角色也有明顯且不同的個性。加上其獨特的故事內容,讓人忍不住想一集接著一集一直看下去。對我來說,這就是成功的戲劇。
...前一陣子就曾想過,一部成功(或者應該說有趣)的漫畫、戲劇或遊戲等,應該含有什麼要素?個人認為角色個性占其中之一,像是火影忍者、Namco的TO系列RPG等,許多角色個性非常不同,如此一來就會讓觀眾或是玩家對該角色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週把「假面騎士-電王」整部看完。雖然是第一次看假面騎士影集(以前都是在電玩中看到相關人物),不過卻覺得很好看。或許是故事設定(跟時間有關)、特效(電車在空中自由鋪軌行動,帥呆了),還有角色設定,多方面的結合下,造就出這一部影集...
...之前綾瀨遙演的日劇,如白夜行、在世界中心呼喊愛等,讓人覺得角色灰暗陰鬱,因此對她的印象定型,不過在看了魚干女又怎樣之後,完全對她的印象改觀,看來導演的角色安排對於演員給觀眾的印象影響極大,因為這位導演,讓我對綾瀨遙及相武紗季兩人的印象由普通變成極佳。導演的力量真是不容小覷。
...沒想到這次的復胖男女,讓我看見不一樣的相武紗季!竟然可以看見這麼爆笑的一面,而在緯來所安排的訪談中,談吐又是這麼地沉穩,只能說日本的演員真的很敬業,很厲害。而據說復胖男女這齣戲的導演也就是魚干女又怎樣的導演,也是很厲害,能讓演員把戲劇中的角色特性發揮得這麼淋漓盡致...
復胖男女。第一次看見相武紗季是在水男孩1中,飾演某個因故無法參加奧林匹克水上芭蕾的明星。當時只是覺得水男孩中怎麼這麼多美少女(宮地真緒、香椎由宇、相武紗季...等),相武則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後來演出的日劇,如絕對達令、空姐特訓班、零秒出手等,角色方面都是個性普普而已...
...Q10倒數第二集的時候,我就預料到機器人是以本人的外型去仿製的(好像跟「我的機器人女友」內容相仿?沒看整部電影不確定...),果然沒錯;跨越時空的內容總是很吸引我,不管是遊戲或是戲劇都一樣,如仁醫、Q10、超時空之鑰、回到未來..等。希望能看到更多這類內容的戲劇或遊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