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r(冒業)
@faker102
59Friends 384Fans
Karma113.15
Central, Hong Kong
「我思空間」Blog主,科幻推理評論人及作者。

第十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得主。

《偵探冰室》系列作者。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國際成員。

已出版首部個人長篇推理《千禧黑夜》。

長篇科幻《記憶管理局》港版與台版均已上市。

Facebook:
Facebook
Medium:
Faker冒業 – Medium
IG:
Faker冒業 (@faker4066)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
Faker(冒業)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奇點已近:當人類與AI融合一體
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的書終於有繁體中文版。

《記憶管理局》的核心設定「奇異點科技」正是來自這本書的上集,不過我其實是反庫茲威爾派的(所以才要用高智能電子槍打爆它)
Faker(冒業)
5 months ago 5 @Edit 5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fqWDKU6IXCpgkGx1os5JD.jpg

《PUZZLE》第六期有我的小說!

當我第一次讀到愛德溫.A.艾勃特1884年的經典小說《平面國》,

在折服於百多年前的創意同時,也已經開始幻想:假若要在二維的世界實行密室殺人,有哪些詭計可用?

我已經想寫借用《平面國》世界觀的推理小說很久,但一直沒機會。

直到冬陽邀請我為電子推理雜誌《PUZZLE》第六期寫稿,就覺得是時候重拾擱置多年的點子了。

平面國的世界以邊數決定多邊形國民的階級,因此十邊形是階級很高的形狀。說到推理小說中最著名的十邊形,當然就是綾辻行人的《殺人十角館》。

於是同時結合兩部作品的短篇〈平面國的殺人十角館〉就此誕生了。

十邊形伯爵死在住所「十角館」裡,屍體留下了九十度傷口,現場為(平面的)密室狀態。
Faker(冒業)
5 months ago
綾辻行人 (@ayatsujiyukito) on X
果不出然,下一部要影視化的「館系列」是《殺人時計館》。
Faker(冒業)
5 months ago
交稿。
Faker(冒業)
5 months ago
東浩紀 Hiroki Azuma (@hazuma) on X
我對東浩紀跟宇野常寬的感覺一直都是:不論他們平常的評論有多「大高上」,一牽扯到對方就會像小孩子吵架一樣......
Faker(冒業)
5 months ago 8
還沒有空看《鵼之碑》。

老實說百鬼夜行系列的長篇來講,我覺得好看的是到《絡新婦之理》為止。

《塗佛之宴》的群像劇看似格局大,但情節空洞鬆散,完全撐不起來。

《陰摩羅鬼之瑕》針對「死亡」的討論雖然有趣(明顯是在回應笠井潔的《哲學家的密室》),但實在不用寫那麼長...

《邪魅之雫》最後已經分不清京極究竟是在故意反(自己的)套路還是直接偷懶了。
Faker(冒業)
5 months ago 1
交稿。
Faker(冒業)
5 months ago 5
交稿。
Faker(冒業)
5 months ago 3
https://images.plurk.com/m0urZDjZh2WoJpyhwl1Lc.jpg

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樣,會特別期待作者得獎後的第一本書。

基於「不能輸給得獎作」與「不能辜負獎銜」的焦慮感,令新作總是寫得格外用力,使水準大幅提高。

理想很遠憑著〈0037〉獲得第二十一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之後,花了兩年在英國取材、構思、動筆,下個月終於交出她的第一本長篇推理小說《永不沉沒之後》。

這本連作集收錄了1912年在鐵達尼號沉沒以前,船上的五則故事,有餐桌上的日常之謎、有昏迷在甲板上的謎之男子、有騙徒聰明反被聰明誤、有通訊室裡的密碼破解、有恐懼者面對內心深處的謎團。虛實交錯地在史料的「縫隙」中加插虛構的推理解謎,並呼應了當時的國際大事件與社會議題。

這是既沒有死人,同時也死了很多人的故事(看了就會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