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s|務農bot
@immoss
29Friends 29Fans
Karma108.41
Taiwan
On a scale of BOWIE,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https://images.plurk.com/45CIBcxQqg9bo8jOGUvjzp.png


《俘虜》跟大衛鮑伊。#DB #DBcollection
主#Celliyono無差→作品倉庫:AO3@immoss
蘇打綠跟魚丁糸。
罪惡淵藪朱智勛。 #-jihoon-
被同事推進Super
moss|務農bot
4 years ago 2 @Edit 4 years ago
moss|務農bot
4 weeks ago @Edit 4 weeks ago
〔1008〕
我們這層樓的會議室都是臺灣地名,其中(小)琉球英文拼為Liuqiu

英國同事不會唸所以都叫它Liquid
moss|務農bot
1 months ago 2 @Edit 1 months ago
〔0927〕
Facebook 林艾德
因為下午有同事受到很多人自發去光復鄉幫忙感動來跟我聊天,我才意識到這次自己沒有太多傷感跟憐憫之心。以前的研究興趣跟工作碰觸過災害防救,深知我國中央單位(林保署、水保署、氣象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是很有能力做災害潛勢分析跟警告的,但再完整的事前警告也敵不過地方政府的不作為,尤其現在越爆越多地方政府未善盡通知及強制撤離的責任。
說白了地方父母官做好該做的事情,我們也不會需要這麼多自力英雄去災區協助並讓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臺灣人有人性光輝是一回事,不作為的地方政府該為這些本來不用犧牲的生命負起政治跟法律責任是另一回事。
不能一邊高舉地方自治大旗,一邊財劃法充盈縣庫,一邊什麼事都要中央扛。
moss|務農bot
1 months ago 2 @Edit 1 months ago
〔0926〕
參加包商超local的晚宴,在他們噴塗廠房內席開上百桌,主舞台是電子花車。工廠兩端都有巨大的捲門,這次先開了一側供人出入,後來因為悶熱,廠商把另一側的捲門拉起,意外地看到了我們專案的組件,很興奮地前去拍攝。
殊不知前後都開的廠子形同大型工業通風管,加上夜裡港區吹陸風,結果一陣風把廠外的沙土吹進來,瞬間在廠內掀起了沙塵暴,漫天飛沙,飯菜當然都遭殃。坐在裡側被風沙吹滿臉的移工皺眉看著我,說著”Call the boss, call the boss!”
後來一邊嚼著摻了沙的超好吃櫻花蝦油飯,一邊聽包商董事長領著一夥人在台上唱愛拼才會贏,一邊跟業務副理聊對產業跟政治環境的感觸,真的是非常混亂荒謬魔幻但又很有趣的一次晚宴。
moss|務農bot
1 months ago 1
秋分祝福
moss|務農bot
1 months ago
〔0922〕
我們公司在同業當中以人力配置精省聞名,例如我的Function在另一家公司的人數可以幾乎坐滿一桌,我們只有兩個人含主管。
又主管的scope超大,她一放假很多事情就慢了下來。寄信給她會看到自動回覆,說哪個function的事情請找我自己。

找我自己

希望可以快點成長到能獨當一面
moss|務農bot
1 months ago 9 @Edit 1 months ago
[0921]
九月下載了MOZE開始認真記帳,隨之被自己瘋狂的消費行為震懾。這樣東花一點西花一點,除了原本保留投資的金額,竟然沒有太多剩餘。雖然大部分支出是用在洗面乳跟保健食品的補貨,但展現出來的物慾還是很可觀,原來我的壓力遠比感受到的還要大嗎
moss|務農bot
1 months ago 5
〔20250917〕
https://images.plurk.com/5btoQykv64G2R5UnZmmzzj.png
回來六週年,時間過的好快
現在有比較喜歡自己了
moss|務農bot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0904〕
NGO募款活動公司贊助一桌,10個人從坐下來就開始喊餓。
中間有個行動劇或類似相聲的橋段真的很NGO,為了要讓與會者看清楚螢幕上的題目,居然把整個宴會廳的燈一盞不留地關了,黑的跟停電一樣。那時海鮮燴粄條剛上桌,同事接連開了手機手電照亮餐桌給其他人取餐,正在摸黑剝蝦的我抬頭一看,整個宴會廳好像只有我們桌在這個情境下打spotlight繼續認真吃飯。
喜歡這種外頭一團混亂我就是要吃飯的直爽感。
https://images.plurk.com/4dWT17xvetBR5Sp4uzou1s.jpg
moss|務農bot
2 months ago 3 @Edit 2 months ago
〔0901〕
今天開始正式併入新公司了,大多以前習慣的工作流程做都會大改,就當作無縫接軌換了工作吧(然後還是要處理超麻煩的事情)
一些思考跟傷感下收
moss|務農bot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0831〕
今天去找駐點的羅羅占卜,後來大部分時間都在閒聊。
對於自己在聽到「如果要進入(我所在的)產業需要什麼條件」這題,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要有信念」感到有些訝異。
但仔細想想也理所當然,因為職種的緣故都會需要看媒體監測報告,我們產業真的是被抹黑攻擊得很嚴重,嚴重到如果心臟稍微小顆一點會動搖的程度。但事實遠不是如此的,我們做的事情的對於大環境下確保其他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這是客戶要把產品賣到國外之前怎麼也繞不開的剛性需求。
今天看到有人分析如何透過鬥臭這個產業,加上在地協力者反對各種替代的解決方案,讓國家在這一塊左支右絀、科技業跟製造業也因為無法達成終端市場規定的製程條件,最終壓制臺灣的發展。聽起來是有些陰謀論,但放在一起看還真有那麼一絲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