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
@insan_wu
1Friends 0Fans
Karma0.0
Taiwan
鯤島鳥民
IGO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度過了緊盯Line訊息的那個時期後,聽到這首歌時才突然驚覺,人與人的聯聯繫並非那麼理所當然的。
早期網路還沒那麼發達,分離兩地就意味著永遠離別。
通訊方便的今日,即使分隔兩地,總還是覺得能跟以往一樣,每日聯絡。但忽略了生活圈不再交錯,過往與自己相處的時間空了出來,對方能另外填入他身邊的事情。
但自己卻心有不甘,一直盯著Line訊息不放,也自認為對方一定能跟以前一樣,能隨時回覆訊息。但得到的,只有失落。

いつかまたここでB'z「いつかまたここで」
IGO
7 months ago
有種被歷史洪流、被大自然碾壓的感覺。
無能為力、無法改變。
IGO 覺得
7 months ago
我看不懂自己以前寫的事情。
我也想不起來。
---
這也許是件好事。
我能站在客觀的角度,審視自己寫的那些文字是否有理。
IGO 已經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頻繁地聯絡才是非常。最近想起來了。
IGO 覺得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是什麼很賤的人嗎?」
不知道這是從哪流行起來的話,但我並不認同這句話的表現方式。
這樣的說法是挖坑給自己跳。因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永遠都不會是自己來評論的,而是他人。
明明有問題的是對方,為何要創造一個讓其他人回答「是啊」、讓他人貼標籤的機會?
IGO
1 years ago
蟻王跟小麥的故事讓我相信,「我愛你」、「我喜歡你」這兩句話的薄弱。
故事裡沒出現這兩句話,但從行動就看得出,對方對自己的重要性。
蟻王跟小麥的背景是極端的兩個點,對於喜歡或愛的「正確表現方式」也不見得有交集。但是他們在「希望對方在自己身邊、希望自己能在對方身邊」的事情上有了交集。

喜歡是一種感覺,愛是一種感覺。
硬要對方時時刻刻把「我喜歡你」、「我愛你」掛在嘴邊才能放心,真是頭殼壞去。
IGO
1 years ago
兩人相識而在一起。
為了能與對方長久地走下去,不斷地思考著,怎麼做對方才會開心?怎麼做對方才會開心?

當「怎麼做對方才會開心」,逐漸浮出「怎麼做才是對的」的念頭時,你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了。那個雜音,是潛意識給自己的提醒。

別哭著說對方變了。
變的人是你自己。
IGO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迷路
學校
趕不上上課
----
周りの人たち、みんないい人でした。
個人試著要辨識北方位於何處
IGO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昨天帶小鸚去看醫生。
會診期間,跟醫生提到了小鸚頻繁換羽之事。
「營養吃得夠就換常換羽了。」醫生回答我。
「那麼,營養吃不夠的話怎麼辦?不就不能換了?」
「就只能持續使用舊羽,只是外表不好看而已。」
---
我一直將鳥類的換羽視為「換衣服」,冬天長出適合冬季的羽毛,而夏天則是夏裝。在台灣這種冬天稱不上冷的地方,或許舊羽尚堪用。
---
現代人換衣服的資本是金錢,動物換「衣服」的資本是體內營養素。越想越有趣。
IGO 覺得
1 years ago
朋友A趁放假之際到台北旅遊。朋友B為此搭著高鐵從台南北上,要與N年不見的朋友A一同觀光。
但,朋友A到達台北的第一天就發燒了。朋友B到朋友A下榻的飯店去探望他10分鐘。之後回到台北車站租了Ubike,從台北車站一路騎到了淡水,然後從淡水坐捷運回台北車站,再坐高鐵回台南。

「所以你是去台北騎腳踏車的?」我問。
「是的。」

一開始覺得這件事情很荒唐、很好笑,但仔細想了想,若看風景是一種觀光的行為,那麼邊騎腳踏車、邊吹著有別於生活圈的風、看著當地路上的風景,這何嘗不是一種放鬆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