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魚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昨天看了之前看過的書裡面提到的電影,「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剛看完的時候,有種自己所在的世界變得很不真實,但細節卻變得很詳細的感覺,輕飄飄的,有些恍惚。
在開始對生活的一切都有些失望,失去興趣的時候,被什麼觸動的感覺。那種感覺像是被捅了一刀,乾淨的穿透胸口而出,沒有血,但有種淡淡的藍,在過於耀眼的陽光下,依然執拗的覆蓋上一層灰影。
無法量測夜晚的深度,快樂與悲傷都遙遠,睡意浮浮沉沉,淹沒在記憶的河,有天在你心裡住下,離開了才發現,我沒有家。
半片夜空下,沒有星落望著月昇,我曾經在這裡不是想得到什麼,而是想完成什麼,這是遺忘世界的人,是世界遺落的人。
看了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以個人的經驗來說,沒有特別想要冒險的衝動,所以很難理解薩爾與狄恩,為了冒險不計一切代價的動機,不過關於困惑,追尋著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的感覺,大概能體會一點,對所在的地方與擁有的東西沒有歸屬感,即使不知道自己缺了什麼,但就覺得缺了什麼的感覺。
不過這些東西真的能靠橫跨美洲大陸得到解答嗎?我想即使橫跨月球也無法得到解答吧,那能得到平靜嗎?薩爾與狄恩得到平靜了嗎?很遺憾的也沒有。我們只是不再年輕而已。
「從生到死,只是醒了睡,睡了醒。」
好像有一點感冒,身體不太舒服,回宿舍直接睡著,強烈懷疑之前在教召的時候被傳染的。今天在研究無塵室的空調設計,感覺沒有到很難,但有一些東西是經驗的問題,沒有人跟你說就是會算不出來,然後因為之前沒做過,對算出來的東西沒信心,以後要拿這些資料去施工感覺有點壓力。
//最近心情不太好,大概是存在主義的問題(x
//寫一些東西可能會有些幫助,所以就寫了,意義什麼的把它吃掉吧,本來就沒有的東西,吃了不會發胖(x
最近看了村上龍的「其實你不懂愛」,之前看他的「接近無限透明的藍」還蠻喜歡的,但這本不太喜歡,裡面表現出的自我意識,感覺會造成別人的困擾,而且作者或者說主角本身沒有察覺的感覺,我其實蠻欣賞比較自我的人,但前提是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就像村上春樹的書有一句是:「如果能不麻煩任何人而能活下去,該多好」這種感覺可能比較好吧。
「接近無限透明的藍」裡面有一種帶著自我毀滅傾向的妖異美感跟茫然,看完的感覺有點複雜,模糊的悲哀感跟壓抑的嚮往與恐懼,心情不是很好,不過這本蠻喜歡的。
這個週末把圖書館的書還掉後就沒借書了,想要把之前在回頭書展買的書看完,工作上有蠻多需要克服的困難,希望一切順利吧,理性的人類,願你安息(?
寄居魚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告別短暫的迷彩生活,感想是大部分的時間很無聊,只有少部分是覺得有趣的,其中打靶大概是變化最大的,很難想象這幾天開槍的次數,比之前服義務役期間所有開槍的次數還多,少了冗長的前置程序,整體射擊的過程流暢很多,對射擊本身有些基本的感覺。
從焦頭爛額的工作裡拔出了上半身,喘著氣的同時才意識到時間終於像風一樣的流動。
對我來說理想的生活是無聊時看看書,孤獨時寫些東西,感到痛苦時喝酒,悠哉時泡茶,咖啡是定時定量的投藥,加加減減的控制方向,搖搖晃晃地前進,盡量不要跌倒。
上個禮拜看了「心是孤獨的獵手」,裡面的生活是艱難且苦痛的,無可奈何的孤獨無所不在,有時候並沒有希望,也沒有理解,但陪伴與傾聽是真的,或許這就夠了吧,我活在小小的世界裡,輕易的被敲碎。
即使並不快樂,照顧自己就用盡了全力,但我可以被拯救,也可以拯救他人,未來的我或過去的我。
依稀記得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裡寫道破碎與痛苦的靈魂會相互吸引,並一眼就能認出來,而我想說的是即使最後有人離開,有人留下,不要忘了那種靠近,稍稍解脫的瞬間。
最近看了「偷書賊」、「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溫州街上有什麼」,有機會的話再補一些感想。
心情還是很糟,我想活在一個不是現實的地方,那裡有不會痛的故事、痛得很溫柔的故事、痛得很值得的故事,可以趕在時間前一步,成為更往前的自己,不會在思考與試探的過程中成為最糟的自己。
//我沒有要求快樂,只是有時無法忍受胸口的空洞,現實的虛無。
寄居魚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天空像鏡面碎了似的降雨,低下頭,落下的雨水劃傷了狼狽的影,喔,我在這裡沉默,什麼也沒說,心臟咚咚咚的響,深呼吸,吐氣......雨聲就這樣淹沒了浮在空氣裡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