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ecarryrabbit
@turtlecarryrabbit
27Friends 297Fans
Karma98.26
male Taipei, Taiwan
turtlecarryrabbit
2 years ago 7 @Edit 2 years ago
跟風做個記錄:

老無所依 aka 險路勿近 (or 缺席的男人)
穆荷蘭大道
迴路 aka 回路 (黑澤清)
死靈魂 (or 鐵西區)
歡樂時光
愛情對白
熱帶幻夢 (or 華麗之墓)
靈病
騎士的榮耀(Honor of the Knights) (or 天堂幻影)
Zama (or 失憶薇若妮卡 or 魔沼)
一起聊2023年金穗獎入圍影片
等等的直播連結 放著待機 歡迎來玩耍跟拋擲各種問題
Вы временно заблокиров... on Facebook
這週五的活動。歡迎大家來玩耍......
turtlecarryrabbit
2 years ago 2 @Edit 2 years ago
釀影評|《鬼店》:貪食蛇之眼與時間的放大鏡|方格子 vocus
去年受邀寫的題目,但拖著拖著到上個月才弄完。寫Kubrick似乎總是一番磨難。
一直有個直覺是,若要為好萊塢娛樂電影近20年的典範變遷畫譜,最佳觀察對象不該是超級英雄(因為類型元素大都寄生舊有創意),而是《玩命關頭》,看一個千禧年初的中小成本街車犯罪片,變成上演汽車全武行的特務動作片,最後再變成......邏輯飆車、有意識與迷因生產機制共振的梗片,真正不斷求變呼應觀眾買票的心理機制=.=

(我是認真的)
解禁日未知,不能盤點跟抱怨《閃電俠》好痛苦
金穗中意前四:
《跳繩》《陀陀》《橋頂少年》《祝你未來一帆風順》。

《熱帶複眼》因為賽制關係有在金穗露面,但體感上它已不屬這範疇,就不列入。

對這次入圍片印象大都不錯(少數有膨風感......如《有了》,直接勾起我對《講話沒有在聽》的糟糕印象),而且比起去年表現好的一批片子,今年相對沒那麼嚴重向類型影像靠攏,比較多創作者的個人化聲口,不知這個轉變的發生又是為何?

殘念是買線上觀影證後撞到搬家,最後只看完一半。
要一言以蔽之《閃電俠》好困難
turtlecarryrabbit
2 years ago 2 @Edit 2 years ago
雖然還是比較粗糙的直覺,不過
暫時沒特別感到寫電影這件事有受AI脅迫,可能也與這東西有時本來就很像二手創作有關(大概也是長期不被台灣文體家正視的理由之一),尤其若想盡可能反映看片人主觀經驗的話,反而讓我感到在這波AI衝擊中,寫電影或讀書心得很諷刺是AI干預很少的一種體裁,除非想做的事情只侷限在把影音轉譯成統計資料。另外是一個老問題,就是目前電影資料(先不分紙質保存品或影像)仍然有原生品與數位保存間的巨大斷層,有些難以被數位化的資料(甚至是數位化之後可能會造成不可逆反的毀損的),要紀錄這些東西還是考驗觀賞者自己的眼力跟本事。
真正麻煩的可能還是寫這些東西的人要怎麼定位自己跟處理好跟(潛在的)讀者間的關係。不否認這是經濟狀況通常很病態的文字市場,但文字人對自己經驗的自尊仍是一道要守好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