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ecarryrabbit
@turtlecarryrabbit
27Friends 297Fans
Karma98.26
male Taipei, Taiwan
《日落灣城》
異邦人,沙灘,太陽,監禁,美食,無聲,屠宰場。Michel Franco這片要說是卡謬迷弟拍了一個21世紀墨西哥版的《異鄉人》改編我也完全相信,但實在經不起重看。
turtlecarryrabbit
4 years ago 1 @Edit 4 years ago
《荒漠奧德賽》
Lapid把《出走巴黎》的三招兩式帶回母國重演,但親人亡故(真的是死了)、以色列地景給他的痛苦和撕裂感又比異國的巴黎更多,成為更加裡外不是人、更帶自毀性質的檄文。演員跳舞跟自我暴露得很累我也看得很累。覺得Lapid和Suleimen很像是站在形式和國家對立的兩端幹一樣的事情,只是一個選擇沉默一個選擇狂舞,都是一種形式上的自絕。

(但費里尼晚期的風格自殺大家也不是沒看到,就希望每個作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turtlecarryrabbit
4 years ago 3 @Edit 4 years ago
《犬山記》
Jane Campion的拍戲能耐好可怕,什麼都能gothic,這次拍一個western gothic又bromance的,你《金錢男孩》學學人家好嗎

(會不會下次看到她拍cyber gothic或space gothic
《金錢男孩》
還好兩人在床上調情的地方只有喵喵喵喵喵沒有《學貓叫》,不然真的會看到起痟。

如果《青春弒戀》是新電影parody porn(把新電影的「新」變成地緣政治退化和用成年視角意淫青少年憋屈的藉口),C.B.Yi至多就是砸錢拍了技術比《青春弒戀》更好但沒啥內容的架空耽美妄想,三角戀是男是女也不太重要,因為電影的劇本一方面走情調路數,混亂的世界觀卻又沒現實感(卻很堅持要用放大原生景觀特色的長遠景),也就談不上用敘事召喚出什麼觀眾對特定時空情感觀念的想像。
《上帝之手》
「會去羅馬的都是些混帳!」

高清版費里尼+如何戒斷費里尼成癮的矛盾組合。一部費粉和費黑都能享受的電影(?

片尾那個致敬小牛結局的畫面算是要達成某種和解,雖然有點硬來......
《青春弒戀》

「你只相信新聞,卻不相信我嗎?」這台詞應該原封不動送還給拍/寫出這鳥戲的何蔚庭夫婦......英文片名的恐怖分子(Terrorizers)可以跟《天橋》的《戀戀風塵》梗並列年度最亂往臉上貼金,但《青春弒戀》又因為情慾歪想、田調濫製而錯出(顯然絕非創作原意的)誤將典論低俗化的惡趣味(或公然猥褻,應該都成立)=.=

就意淫前人創作,形式內容皆淫到極點(literally),就是把《恐怖分子》中淑安特寫照風一吹來裂象成千的意象當千禧世代網路族群的交流模板,掰不出來的就套《愛情萬歲》的空虛渴愛,但都只是形式玩具,不光比預想中的大眾交通隨機殺人更探底,甚至較之前《最乖巧的殺人犯》還糟。
《愛慾巴黎十三區》
賈克歐迪亞這甜死人的片最適合的播放時機應該是在《青春弒戀》(此片帶給我傷害太大,目前實在懶得講它)之後來治癒觀眾身心健康、提供一個看待網路世代年輕輩的正向觀點,順帶教育何蔚庭如何在電影中正確使用性愛視頻=.=

過去對歐迪亞的印象一向是拍戲穩定好看、沒什麼新穎處。《愛慾》就是一部靠氣氛跟療癒取勝的甜片(背景剛好放在巴黎),但年過60的他只是把片子拍成渴愛年輕世代的黑白速寫,就是很多老人做不到的事情。
turtlecarryrabbit
4 years ago 1 @Edit 4 years ago
《日常》
開頭那段數分鐘被電車帶著跑的橫移長鏡(中間似乎有剪輯痕跡,但不影響整個構思)搭配奇妙的黑框大小以及自抗爭現場捉混出的音軌,有創造出置身時光列車向外遙望時間的魔幻感,一度想到《沒有太陽的日子》的結尾,但《日常》這段起頭的想像力跟構思都還更好。

其他比較好的部分應該是用彭定康的末代演說當作文眼、大雷雨作結尾,但之外就叫人較不忍苛責。許雅舒顯然有構想,但《日常》的整體結構與定位因為表現力限制(顯然有資金困難)而很模糊,許多使用超長時間的單個長鏡頭捕捉生活感的段落放在一個(可能的)essay film中是傳達到紀錄片說不出的言外之音,還是遮蓋住了作者自己的發聲,個人存疑。
《殺死一頭牛之後》
片名是一回事,形式上卻是殺牛沒拍出來,瑣碎的細節殺雞用牛刀感,用很好(但沒什麼必要)的調度、空鏡頭和環境音把短片故事膨風成長片。個人最不買帳的是結尾,因為片子演到那邊,已經可預設沒觀眾會懷疑主角死定了,卻還是老老實實的把作案細節拍完,然後塞一個電塔的空鏡,像是硬要把焦點從村民間的權力關係轉向沒花什麼力道處理的城鄉發展問題......
《不要靜靜駛入長夜》
羅馬尼亞新浪潮碰上「外鄉人誤闖恐怖野地迷路」的類型化前提,竟然錯置出一種撿到寶的趣味XD

片中對話的meta references甚多,忍不住懷疑導演應該很明瞭《激流四勇士》、《鬼擋路》、《德州電鋸殺人狂》的剝削趣味,才會拍出這麼一部怪片。片子的調度和鏡頭有紀錄片感,但一些場景的驚悚期待(我看的時候有忍不住遮住眼)明顯是故意設計,像兩個人物在車內對話時,鏡頭是擺成對話的兩人頭在畫面兩側、車子擋風玻璃置中但又黑魖魖不見五指,就是一般類型片「等等就要衝出來嚇死你」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