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說,有個碩士生因為老師退了他的論文35次,所以告老師霸凌。但有沒有可能被退35次的論文,才是霸凌老師的凶器?
呂捷寫道:結論:
吳石不是單純的「共諜」或「烈士」,他代表的是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對國家路線的選擇。在國家分裂、制度對立的時代裡,「忠誠」變成了一道選擇題。
他忠於信念,也背叛了信念。
他相信「中國」應該更好,卻讓「中華民國」從此退守孤島。
我以後也要在我的求職履歷上面寫:曾經拿過諾貝爾獎......得主寫的書.....
成功的故事千篇一律,失敗的故事各有......崎嶇?
油畫最初就是對於私有財產的一種禮讚。做為一種藝術形式,它是從你有什麼你就是什麼這個原則衍生出來的。
--觀看的方式
然後參加一堆創客、機器人競賽,但物理和數學成績卻其爛無比。
每次看書面資料的疑惑就是,為什麼成績單上面的英文成績都很爛,但都可以用英文進行科展簡報的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