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ノ鳥Φ安娜
@Caeures
201Friends 183Fans
Karma148.15
Taiwan
江ノ鳥Φ安娜
4 months ago 3
Wordle 1495 X/6

⬜🟨🟨⬜⬜
🟨⬜⬜⬜⬜
🟨⬜⬜⬜🟨
⬜⬜⬜🟩🟩
⬜🟩🟩🟩🟩
⬜🟩🟩🟩🟩
江ノ鳥Φ安娜
4 months ago 5 @Edit 4 months ago
【邊緣世界】在遊戲中時常會碰到不知道該優先處理什麼問題,但透過抽象分析,可以建立存續流動模型作為殖民地存續的哲學架構,用以簡化與抽象資源運作與價值流動的本質:

一體兩面:存續即流動,流動即存續。殖民地的存在依賴於資源、能量與行動的持續流動,靜止即滅亡。

雙向:產出與抗性相互轉化。產出(如銀雕、食物)可增強抗性(如防禦、儲備),抗性(如裝備、建築)亦可釋放為產出。兩者構成殖民地應變與擴張的雙軸。

三元:資源需穿過結構才能滿足需求。無論是生產鏈、生理需求、還是社會制度,皆需透過「結構」(如工作站、時間配置、社會秩序)運作,才能將資源有效轉化為存續。

此模型有助於在《邊緣世界》等模擬策略中判斷:何者應投入、保留、轉化,進而維繫殖民地的彈性與延續。
江ノ鳥Φ安娜
4 months ago 7 @Edit 4 months ago
我想生成式人工智慧無疑是個game changer般的衝擊,在蒸氣紡織機剛出來的時候,法國人也嘲笑英國的成衣像是粗製濫造的腳踏墊,但如今一兩百年過去,成衣已經被普遍接受,還是有人以手工訂製為傲,但不再有人以穿著成衣為恥。而從1830年代蒸氣紡織機剛成熟、成衣工廠成立,到1850年代人們普遍穿成衣不多於三十年。而到今天難道有誰的衣櫃裡沒有一件聚酯纖維合成材料的成衣嗎?

文藝、政治與科研、工程的保守主義者,可以想見大概也至多能抵抗三十年。一旦從出生就有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世代成為青壯年,堅持要有「靈魂」與「溫度」的中老年人,便如夢想復辟王室的遺老而漸趨困窘。他們會開始因市場區隔而為「靈魂」付出額外「代價」,為了堅持「溫度」而在遭受世代差異的「冷漠」,直到成為年輕人口中不切實際的笑話,只剩下富有餘裕的還能三十年如一日。
江ノ鳥Φ安娜
4 months ago
【泛哲學】既然道德對錯本質上不存在,那為何還要遵守呢?John Mackie除了怪異論證有點混亂,其他還頗說服我的
江ノ鳥Φ安娜
4 months ago 4
資訊爆炸才會讓人變笨,專家:AI 革命是必要清洗運動光是資訊少不會提升思考的品質,而是需要對陳述抱持不太留情面的懷疑,不論蘇格拉底或是笛卡兒都是這樣。現在的AI與人類對話都太哄著了。
江ノ鳥Φ安娜
4 months ago 5 @Edit 4 months ago
凌晨兩點發千字文 彭啓明:我說的是科學,循證治理,但你說的卻是感覺!
重金屬短時間不太可能析出吧。問題是塑膠微粒的污染並沒有被測量,雖然幾天釋出的也很有限,但背板的材質有PET跟寶特瓶是一樣材料。寶特瓶暴露在水體中有釋出風險,那合理懷疑背板有風險也是正常吧。
江ノ鳥Φ安娜
4 months ago 12 @Edit 4 months ago
Game Refinement 理論(GR 理論)是由日本東京農工大學的飯田弘之教授所提出的數學模型,最初用於分析棋類與競技遊戲的吸引力。它用「突破」與「嘗試」衡量遊戲節奏的「成熟度」,公式如下:

GR=√G/T

其中,G 是遊戲中帶來關鍵突破的次數(如進球、暴擊、戰局翻轉),T 則是總嘗試或操作次數(如回合、行動、射門)。根據研究,當 GR 值落在 0.07 至 0.08 之間,節奏最具吸引力:既不拖沓,也不過度刺激。

如果我們應用在 TRPG 上,假設D&D的一場遭遇戰鬥平均有約 36 次行動、6 次關鍵轉折,GR 值約 0.068,顯示節奏緊湊且具張力。

而其他系統的調查劇情,若每 8~10 次互動帶來1次突破(如推理成功、情感爆發),GR 值約為 0.07,能有效維持投入感與沉浸感。
江ノ鳥Φ安娜
4 months ago 2 @Edit 4 months ago
薛西佛斯的困境不僅是個體的荒謬,也是集體的宿命。凡渴求權力的組織與群體——無論是國家、政黨,抑或任何形式的集合人——都無可避免地落入推石不止的循環之中。國家為了維護主權,必須持續進行巡防,並在本無邊界之處製造邊界;政黨為了爭取選舉勝利,必須不斷在街頭與網路上製造議題,以凝聚選民的忠誠與激情。

因為主權、政權與邊界本身,從來不是自然所賦,而是理性為了宰制所建構的概念。正因如此,必須不斷透過人為維繫與餵養,才能維持其脆弱的正當性。但這種建構永遠無法真正將「非我群者」轉化為「我群者」——它僅能自我低語強化內部的信念與認同,也就是一種「內宣」式的意識形態運作。

能凝聚集體內部,卻無法真正說服他者;鞏固了疆界,卻暴露荒謬的宰制根本:推動這一切的動力,是掌控的渴望,而非理解的誠意。因為得要承認無法說服,才是溝通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