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猜想,一個假設,我沒有查過是否有心理學或兒童心理學家做過類似的研究,所以完全是個人提出的假設:
一個在成長過程中,在被提供了「讓自己自由選擇時,否定了也不會有什麼太大問題,或是否定後帶來的後果是可承擔且可以達到教育目的時」的選項(例如:要不要多吃一點、要不要多加一件外套再出門、想不想去某某地方逛一逛)時
總是會被再三詢問,甚至是被直接/間接否決,擺明了是發問者本身心中已有定案,對方根本問爽的人
以及自己在提出否決後就會立即被接受(雖然事後可能因自己的錯誤決定而承擔相關後果)的人
前者將變成耳根子較軟的人,因為他被教育成自己的否決、自己口中的「不」是沒有效力的,總是可以被更上位者或話題主導者掰成對方想要的走向,於是容易成為推銷員或詐騙集團的肥羊
後者則因自己的否定常被尊重,於是成為主見較強、不易被說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