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加★音樂廳地縛靈★
@Rhaegarhuang
21Friends 62Fans
Karma124.82
male Taipei, Taiwan
可以叫我雷加/Rhaegar
古典樂愛到卡慘死,音樂廳地縛靈等級
擅長發表尖酸惡毒不友善的評論,用不切實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虛幻字詞堆疊各式心得
年度場次:64(增加中

男生喜歡男生?
隨時歡迎攻略,難易度大約在B+ ~A
有隱藏任務特殊性趣請小心
古典樂粉專持續更新中,噗浪也會同步!
這裡更多的是碎碎唸!
Facebook
對盧秀燕的印象演變be like
發谷關空氣:哪來的小丑
扮鬼爵士鼓:哪來的大型小丑
引進非洲豬瘟:惡毒的小丑

非洲豬瘟在執政縣市爆發了,結果還只關心購物節,這種天殺的權貴想法真的是醉了= =
本月任務(8/11)
布拉格之春-帕弗哈斯四重奏之夜
https://images.plurk.com/g7NUAozcdfwEwOpu5gtRo.jpg
爆言一下。

金獎音樂會是Fabio Luisi,臺灣是后正宇。這個差距真的是一個天一個地都不足以形容的大好嗎?
Josu de Solaun Soto,一位鋼琴家、詩人、作曲家,在臉書上發表一串段於新世代美學風格的長文。

「如今在所謂「古典音樂」世界中——一個幾乎完全建立在「詮釋」上的行會——我們見證到一種我稱之為「全球中性風格」(GNS)的現象,一種音樂版的世界語。它令人驚嘆地精確、完美、無瑕:每個音符都準確無比、每個動作都潔淨得近乎神聖。.... 清晰成為最高美德,如同新一代iPhone相機的每個像素一樣銳利——但那是一種貧瘠的明晰:失去了孕育深度的模糊。聲音不再「意指」,而只剩「呈現」。」

我很愛這句話「失去了孕育深度的模糊」,這讓我想到偉大無與倫比的福特萬格勒。

Josu De Solaun on Facebook
「真正有个性的人总是会“引发分歧”,艺术家本来就应该这样。但问题是,当评审团人数太多时,这样的选手就会被平均掉——有人非常喜欢他,另一半却给很低的分,再加上几位“中间派”,结果平均分往往比那些“平庸但安全”的人还低。而这是很大的问题。」 - 小提琴家維特哈絲於 今年10/11日接受即時 Riff 訪問時的發言。

維特哈絲則提到他總監的漢諾威小提琴大賽則是如下安排:
「我们在汉诺威只有七位评委,他们只回答“是”或“否”,每一票都同样重要,大家可以在最后充分讨论。我并不想“评判音乐”,但至少这种结构能增加我们找到真正艺术家的机会。」
希望我會記得回頭好好看,瞄了一下滿精彩的一篇。

Josu De Solaun on Facebook
12:09,開賣十分鐘的畫面。
座席一片空白,古典樂有救了。
https://images.plurk.com/6pTxwnWrwz9dojk2lc4e0P.png
蕭邦鋼琴大賽金獎得主AKA Eric Lu音樂會今天啟售(敲鑼打鼓
好吃CP 推廣,蕭邦×李斯特這對我覺得可以。
但我站蕭邦病弱攻跟李斯特華麗偶像受,還可以有晚年的李斯特在肅穆的宗教中懷念早逝的蕭邦的場景。好吃cp協會 on Facebook
美學主權嗎,有點意思。
真的要變蕭邦民族主義了。Nakaw's Adventure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