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加★音樂廳地縛靈★
@Rhaegarhuang
21Friends 61Fans
Karma124.95
male Taipei, Taiwan
可以叫我雷加/Rhaegar
古典樂愛到卡慘死,音樂廳地縛靈等級
擅長發表尖酸惡毒不友善的評論,用不切實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虛幻字詞堆疊各式心得
年度場次:64(增加中

男生喜歡男生?
隨時歡迎攻略,難易度大約在B+ ~A
有隱藏任務特殊性趣請小心
古典樂粉專持續更新中,噗浪也會同步!
這裡更多的是碎碎唸!
Facebook
應當讚美洪水。不是從我們人的角度,而是從整個生物系統的角度。洪水帶來營養,塑造環境,賦予河流生態系難以想象的複雜面貌,因而滋養萬物。如斯科特所說的,如呼吸之週期,洪水如河流之生命週期,周而復始的在氾濫平原滋養一切。

河川如有洪水氾濫般的呼吸,像是個生命體,不單是地圖上的一條線。河川之變向大的驚人,單年內水流差異高達二十倍的不在少數,不同年份甚至會左右橫條。水流在人為認定的河床外,仍要蔓延了開來。要像斯科特那樣的,將整個水域都納入,才像是看了這個河川的全貌。因為最後的逕流,也都將水匯入河川。

https://images.plurk.com/3tV2qiRgwML5q0bIXVSQCB.jpg
雷加★音樂廳地縛靈★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湯瑪斯.阿德斯和布列頓小交響樂團在諸多因素都令人意外的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但卻令人享受。詮釋上不傳統浪漫也不偏向古樂,是個很自我的當代聲響。

整體來說速度中快、聲響輕盈,把配器的色調玩的淋漓透徹,因為阿德斯把元素動機拆到非常小的單元,讓建構在之上的配器能發揮到最大。同時阿德斯又很刻意的,偶爾將弦樂逼至近乎刮奏,木管連吐的跳躍,讓音符聽起來的「當代」性格更為強烈。既非那種濃厚飽滿的人文思潮,亦非鑑古擬古的模擬,更像是以同樣的歌劇文本,去重新架構一個嶄新現代製作那樣,但絕不失原著的精神。

布列頓小交響樂團《降 E 大調第三號交響曲,Op. 55》的錄音 - Apple Music 古典樂
本月任務(10/11)
2025年伊莉莎白皇后國際大賽首獎得主
梅爾森鋼琴獨奏會
https://images.plurk.com/2719gxKkJKTuVdWre9JLjx.jpg
稍微認真的唸點書
https://images.plurk.com/7jbeKJmLr8YZUWhfPWHtz5.jpg
https://images.plurk.com/63jev2QEvyQFaFbN63YLne.jpg
國家音樂廳。
從平常不會走的角度就看到了另一面的風景。
「他(梅爾森)也提到他音樂上的精神導師是霍洛維茲與魯普,他希望能夠在音樂廳的舞台上創造出那樣的聲音。」
我蠻訝異是有魯普的。絕對不是說魯普不好,相反,魯普好到不行,但不像是一個新時代的鋼琴家會想去模仿的,在吐納間的淡泊描繪方式。另一方面(當然得)有霍洛維茲,這位曠世大家的夢幻性也是驚人的。梅爾森究竟會端出怎樣的歌聲與怎樣的色澤,今晚見。連假來一場音樂會吧!鵬博藝術 Blooming Arts on Facebook
https://images.plurk.com/w0dkGEWC6Po3gdu6a0HYz.jpg https://images.plurk.com/4n9YOlA57SPIyExJl8Ru.jpg (尖叫
銳之芒、冷之焰,據穿透力但不是燥熱的聲音,而是控制在冷鐵巨劍般鋒利而有壓迫感的聲音。第二樂章有點分神,但第三樂章瞬間拉回注意力的寒意,與跨幅極大的穿刺令人印象深刻。

我之前不認識Simone Lamsma,但這張專輯會讓我記得他。

Case Scaglione《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Op. 47》- A...https://images.plurk.com/674DK3hWXfwek12Kq0iF3x.jpg
古典樂新手推薦喔...就...亂聽啊?
反正我是亂聽的(沒毛病)。什麼貝多芬整套的交響曲,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巴哈的平均律我就是隨便亂啃。

然後就啃到了布魯克納這塊莫名其妙甚至一般「資深樂迷」都不會喜歡的超大塊骨頭,但我覺得卡碰脆的很好吃。有一段時間甚至耳機loop的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徹夜禱,這東西我就問有多少人聽過拉赫的鋼琴彈沒聽過他這種超濃厚的東正教聲樂的w
然後也有朋友第二次被我抓進音樂廳,就是聽馬勒第七(上禮拜那場),然後他被感動到不行。但馬勒七以一般古典樂聆聽,不是都說很複雜咩。所以啊,古典樂這東西,亂聽就好啦~~~~~~~~
我大概會後悔~~~ https://images.plurk.com/6KC7zk6UvcTpPb7foneN6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