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er
@Thinker
157Friends 571Fans
Karma127.08
male Taipei, Taiwan
Thinker
1 weeks ago 5
最近大量使用 AI 進行工作,但不時會撞到使用量的限制。之前主要用 Claude Code , 最近又開了 Codex (openAI)。目前的感受, Claude Code 的互動性更為友善一些。

回到主題,今天 Codex 叫我等 4 天又 14 小時侯再試試。上網一查,許多人在抱怨 Codex 的使用量給得太少。有五小時的限制之外,又有一周的使用量限制。又有人換算之後,發覺一周的使用量約為5~6個五小時的使用量。也就是說,叫你每周工作五天,每天五小時就好了 XD 看完心情有點低落,然後就想起電影「鐘點戰」的情節,似乎有點類似。難道這就是人類必然的命運?!
Thinker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GitHub - ThinkerYzu/foxmcp: Firefox MCP
"I have a meeting now. Please open zoom and document found in the calendar for me." AI model 就會自動從 google calendar 找出 meeting event ,然後開出 zoom 和 document。

現在使用 Claude Code 控制。
Thinker
7 months ago 8
台美之間的交叉持股。

川普想和烏克蘭簽礦產協議,其中一個主要理由,就是透過美國在烏克蘭的利益提供烏克蘭某種形式上的施力點,以提供保護。台灣其實也類似。更準確點講,台積電的情況,透過在美國的投資,取得對美國政府更大的影嚮力。

如果台灣積電在美國沒有任何資產和投資時,對美國政府有什麼話語權? 完全沒有! 現在投資了一千多億美金,連川普都要找你來站台時,雖然不敢說影嚮力有多大,但至少和美國政府有溝通的管道。

另一方面,台積電足夠聰明,應該不會讓美國廠能夠完全獨立運作。當台積電台灣廠出問題時,也會連帶影嚮到美國廠的運作。這會讓造成美國某種程度的疼痛,有利於台積電在國際關係的處理。先不論是否美國是否保護台積電,至少會想辨法降低對台積電的影嚮。
Thinker
8 months ago 5 @Edit 8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4COzPz3Pdlx11ZfBk5U97.png

台灣不管是土地、天然資源和人力資源都有限,往外移是必然的。

Facebook
Thinker
8 months ago 2 @Edit 8 months ago
各國稅收占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灣稅收佔 GDP 比率算是很低。提高軍費到 10% 確實很高,但以台灣現在稅負狀況來看,也不是不可行,還有加稅空間。結合台灣現在面對的狀況,5%算是一個合理又不會太大的負擔。只是台灣人要準備加稅了。

10% 能不能負擔,主要是看經濟是在成長還是在萎縮。如果是在成長,10% 不是問題。如果是在萎縮,連 3% 都很難承擔。
Thinker
8 months ago 4 @Edit 8 months ago
TSMC 投資1000億美金的事,川普說要達到市佔 40%,根本還差的很遠。但半導體製造在台灣手上,就像手上拿了一把倚天劍或屠龍刀,人人來搶。沒有一點實力不止保不住,命都會沒了。放一些甜頭給老大,能減少其注意力的話,那也不錯。
Thinker
8 months ago 2 @Edit 8 months ago
Thinker
8 months ago 12 @Edit 8 months ago
Zelenskyy asked whether he owes Trump an apology
我本來還認為他只是一時失控才會嗆回去。看完這段訪問之後,我開始認為,他根本就不想簽。讓他抓到機會就破壞這紙協議。

如果這紙協議對烏克蘭有益,他說什麼俄羅斯是不是敵人,烏克蘭人要不要改變想法,全都不重要。他們可以保持態度和看法,但這不妨礙和改變這一紙協議對他們的用處。但他用了一堆這種鳥理由來解釋他為何搞砸協議。

今天如果你要和對方停戰,不管你多恨對方,你都必需表現出一點誠意和退讓,不然根本就談不下去。但小澤則是堅持對方是敵人,是兇手,這樣和談是要怎麼進行下去?他是希望美國作為世界的法官,判俄羅斯有罪,然後俄羅斯就被關起來,故事有個正義的結尾嗎? 顯然是不可能。

我想川普可能說對了,他根本就不想簽和平協議。他只想打到嬴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