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uuu(๑•̀ᄇ•́)و
@phyllis_uu
32Friends 34Fans
Karma90.29
female Taiwan
我的靈感筆記本,沒有規則、架構整個亂七八糟
思想邊界信仰者,致力於擴張自己的思想宇宙!

人生觀是可怕的 3 句幹話:
- 學習使我快樂(??
- 以幫助他人為樂(???
-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可以叫我 UU 或小飛~歡迎戳友、亂入,因為自己也很喜歡(。•̀ᴗ-)✧
__

偶爾泡泡茶、寫寫bug、聽聽JPOP、看看人類(?、走走山上和海邊、讀讀看起來有趣的東西和人
音樂劇熱愛者!!
只有旅行,可以讓你擁有超過一個人生。
Vital Friends: The People You Can't Afford to Live Without

滿喜歡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朋友的八大核心角色」,這8種朋友能有效提升彼此的生活,並在生命中不可或缺:
1.推手:像教練般激勵你達成事業或人生目標。
2.應援:會讚美肯定你,甚至向他人背書你多棒。
3.同好:相近價值觀與興趣,能互相交流。
4.夥伴:永遠在身邊,彼此能親密分享與相挺。
5.媒人:願意幫你牽線介紹人脈和各種機會。
6.嗨咖:隨時能讓人發笑和充電的開心果。
7.智庫:提供創新觀點和非凡價值觀的提問者。
8.軍師:進退兩難時,指引方向和策略的顧問。

數據顯示,擁有 ≥4 種角色的人,工作敬業度提高 2.2 倍,幸福感提升 3.6 倍。
「手中沒有閒暇的人稱不上是獨立的人。人們都說工作帶來尊嚴,屁啦。工作只不過是可悲的人類在世俗狀態中不得不做的事情,閒暇中才有尊嚴。更別提人類做的工作中有百分之九十九若不是很蠢就是沒有必要,甚至有害跟邪惡。」

─Herman Melville,《白鯨記》作者。給Catherine G. Lansing的信,1877。
認知行為學派上如何判斷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思考是否適當,可以透過「A FROG」法則來判斷。

A: Alive(我的想法能持續讓我活著嗎?)
F: Feel(我的想法會讓我心情變好嗎?)
R: Reality(我的想法是實際狀況嗎?)
O: Others(我的想法有助於我與他人的關係嗎?)
G: Goals(我的想法有助於達到我的目的嗎?)

如果上面的提問,不能全部回答為「是」的話,那這個想法就可能是被扭曲過的。如此就可以知道這個想法是否合理,如果是不合理的,那就不用產生後續的擔憂與不安,心情也可以慢慢平靜下來。
毛姆在《人性的枷鎖》第23章中 Wharton 教授與 Philip Carey 的對話:
「你知道,人生有兩件好東西,思想的自由和行動的自由。
在法國,你擁有行動的自由: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別人也不會管,但你必須跟大家想的一樣。
在德國,你必須和大家做的一樣,但你可以自由地思考。
這兩種自由都是很好。我個人比較喜歡思想自由。
但在英國,你什麼都沒有:你被陳規俗套壓得喘不過氣。
你既不能隨心所欲,也不能隨心所行。這是因為這是一個民主國家。我覺得美國更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