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l☮️銀魂裡喜歡小九
@min_el
13Friends 38Fans
Karma100.98
Hualien City, Taiwan
在乎別人不在乎的,知道別人所不知道的。
情緒壓力好大
什麼戒掉網路不要看,你他媽我的工作就是待在網路


我要來靠杯了
Min-El☮️銀魂裡喜歡小九
2 months ago 8 @Edit 2 months ago


老實說,對於 Charlie Kirk 遭遇不幸,我心中難免還是會有一份遺憾,但這份遺憾,並非因為我支持他,或是對他懷有好感,而是因為在這個社會日益撕裂的時代裡,願意公開辯論、交換意見的人,正在逐漸減少

在這樣的氛圍下,哪怕是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依然願意走上檯面,將自己的想法擺在陽光下,接受挑戰與檢驗,本身就是一種可貴的勇氣

辯論的價值並不在於分出勝負,而在於讓我們理解「他人為什麼會這樣想」。我們未必會因此改變立場,但我們能夠看到差異的根源,進而理解共識可能誕生的契機

我從不認為 Charlie Kirk 的觀點全然正確,其中有些甚至讓我難以苟同,但正因如此,對話才顯得珍貴

實戰練英文 | 溫暖、理性,Charlie Kirk 與女權主義者的對話,自述活動目的與思想立場;用黃片...


在公共議題的辯論中,人們往往急於分出對錯,卻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能力:能否在「不同意」的同時,做到「理解」。這樣的態度,既是成熟思維的表現,也是維持對話的關鍵。

首先,我們必須學會區分「立場」與「原因」。

當聽到一個與自己相反的觀點時,直覺通常是拒絕或反駁。但若進一步追問「他為什麼會這麼想」,就能看見背後的社會脈絡與價值排序。

例如在槍枝管制問題上,擁槍派相信槍枝象徵自由,因為歷史經驗讓他們不信任政府;反對派則強調社會安全,認為減少槍枝才是降低暴力的基礎。兩者結論不同,但理由皆有其合理性。


在人們的印象中,辯論往往被視為一場比拼:你一言我一語,直到爭出勝負。但其實,邏輯與辯論的本質,並不應該被侷限於輸贏的框架裡。它們更像是一種思考的天賦,一種讓人能夠在交流中彼此理解、共同成長的工具。

邏輯是人類思維的底層結構,它幫助我們梳理因果,分辨真假。當我們進行辯論時,邏輯並不是為了打倒對方,而是讓彼此的觀點經過檢驗,能夠更加清晰、更加堅實。若沒有邏輯,辯論只是情緒的宣洩;若有了邏輯,辯論才能成為思想的磨石。


體制的悖論:左派右派爭鬥下,平衡才是文明的關鍵

在歷史的長河裡,幾乎所有社會都面臨過一個核心問題:要如何在追求進步與守護傳統之間找到平衡?

今日的世界同樣如此,甚至因為資訊與意識形態的加速流通,讓對立顯得更加尖銳。左派與右派的衝突,常常演變為極端化的拉扯,卻忘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人類只要聚在一起,就必然會產生體制。

體制並非人為的強加,而是群體生存的自然產物。當人群互動時,規則與秩序便會逐漸形成,這是維持社會運作的必要條件。

因此,「推翻體制」的口號雖然聽來振奮,但現實卻是,即使推翻了一個舊體制,人們還是會建立新的體制。真正的挑戰,不在於如何摧毀,而在於如何改善、修正、以及使其更符合公共利益。


我們活在一個未來不明、甚至常常被恐懼籠罩的社會裡

但人類之所以還能走下去,不是因為我們看得見盡頭,而是因為心中有某種力量支撐

這種力量,可能是愛──對家人、對伴侶、對朋友;
可能是信仰──不論是宗教、理念,還是一種對世界的寄託;
也可能是其他東西──夢想、責任、甚至只是一份單純的渴望

這些力量都很好,都足以讓我們活下去
但我們不能忘記:信念是讓人前進的燈塔,不應該被扭曲成奪取他人性命的利刃

真正能讓社會持續前進的,不是誰征服了誰,而是我們願意在黑暗中守護彼此的火光


「人文前進」不是單純的推翻或全盤接受,而是一種在進步與保守之間尋找動態平衡

進步往往代表探索新價值、嘗試新制度,甚至挑戰既有的框架。但保守並不等於落後,而是提醒社會不要忽略傳統裡的智慧與穩定力量。兩者相互拉扯,才能避免走向極端:若一味進步,可能導致價值斷裂與社會動盪;若只顧保守,又可能陷於僵化,無法因應時代變遷
https://images.plurk.com/5RXJnsyomCzgge4TFg8Y0p.png
真的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