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Emma
@mstn14991
0
Friends
3
Fans
Karma
40.42
female
Taipei, Taiwan
這裡是我的深海水族館
打造內在成為豐富又舒適的地方
發展中的INTJ
職涯人生上線中~
Emma
寫
3 years ago
5
【觀影の思】
連假時看公視紀錄片《尋找蔣經國》,發現蔣經國從內心底層具有關懷社會底層人民的艱辛、樂於與人民站在一起努力的情懷,非常感動。片中探討蔣經國的治理模式的來源與實踐經過,小蔣在大陸的兩次治理經驗——贛南和上海——都有濃厚的蘇共色彩,諸如善用宣傳與人格魅力凝聚人民的喜愛和信任、制定非黑即白的規則並以強硬手腕執行。
Emma
寫
3 years ago
2
@Edit 3 years ago
【近日の思】
今天看到幾支影片,一直在想自己以前的人際到底怎麼一回事想到,也聯想到《NaNa》中小八和Takumi的關係。先記錄一些自己有感的點:
什麼是「病嬌」?為何很多人喜歡病嬌?病嬌真實案例!【心理學】 | 維思維
如何破解世紀渣男?怎樣才不會人財兩失?原來要這樣破解!|葳老闆的辣雞湯
容易衝動結婚的6大情境!去這裡真的會超想婚!想婚原來要這樣做!?|葳老闆的辣雞湯
Emma
分享
3 years ago
4
這個介紹「中二病」的影片太有趣了!「想像觀眾」和「個人神話」以前上青少年心理學的時候學過,不過從沒像這樣深刻地理解XD。
你有「中二病」嗎?是什麼?現實存在嗎?20個特徵!【心理學】 | 維思維
Emma
分享
3 years ago
1
@Edit 3 years ago
Laura Oakes (Danny Cope) - Don't Say Goodbye
在《八十入席》152集片尾聽到的好歌。
Emma
寫
3 years ago
3
【近日の思】
法律對每個概念、每個詞彙精確定義的特性,讓我很有確定感。
我發現我是能夠從細部意義中咀嚼出快樂的人,在這方面我跟日本人滿像的吧,喜歡把細節當成樂趣,像是緯來日本台《新説!所JAPAN》這樣的節目就超吸引我。
一片300圓高級海苔 佐賀人拿來包這個!?【日本好多新鮮事】
Emma
寫
3 years ago
1
@Edit 3 years ago
今日金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句話說明了解釋事物的始點與邊界,由於情理是腦洞的邊界,因此在理解事物時,除了運用理性的邏輯推衍外,感性的直覺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它是感知「真相」的鑰匙。
Emma
覺得
3 years ago
最近在法律學、心理學和各種看待事情的觀點間穿梭、連結,每一天都感受到自己知性的增進,真的是非常開心的事!
Emma
覺得
3 years ago
4
@Edit 3 years ago
【運動紀事】
身為一個股骨前傾的困擾者,最近發現大腿後側用力伸直站立和走路的感覺,腿變直和大腿後側神經被激活的微酸感真是太讚啦!
Emma
寫
3 years ago
9
@Edit 3 years ago
【觀點 の記】
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關注政治議題了。友人談到小英總統到蔣經國總統圖書館發言後的餘波,令我將歷史觀問題與最近思索人際關係意義的感觸結合在一起。面對生命中令你痛苦的人、事,事過境遷後,與其一直把對方當成必須對抗和切割的仇人,不如蹬上它,將自己的視野撐到更高的地方。痛苦其實是人生中重要的指引和通道!穿越痛苦,才能發現關於人生在世的珍貴意義。
這個觀點受到Curtis Martin的啟發。好節目推一下
Hope with Curtis Martin | A Bit of Optimism (Podcast...
Emma
寫
3 years ago
1
@Edit 3 years ago
【閱讀 の記】
看了黃榮堅的《靈魂不歸法律管》,這本書的主旨在於討論法律與世界的關係,融合了心理學、法律知識論、社會哲學的視角,討論人類社會應該追求的價值、社會規範的意義、法律操作上的限制,以及關於幸福的人生觀——生活不是百分百的輸贏關係。
被打到的點太多了,初次閱讀點狀打擊,還留待心理沈澱、消化。先摘錄法律前輩的精神:「你的高度決定法律的高度,所以你對法律的詮釋也是你對自己的詮釋,換句話說,這也是做人自我定位的問題。」
看了陳欽賢法官的推薦序,才了解到司法系統跟教育系統一樣,都有制度運作下的形式化問題,期許自己未來能夠當一個會思考的司法人!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