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r 讀+
@readr
0Friends 207Fans
Karma1.13
Taiwan
READr 是致力於以資料做新聞與內容實驗的媒體。於 2018 年正式創立,重視與各種專業者、讀者的協作,期望讓以往封閉的新聞編輯室有開放的可能。資料分析、多媒體互動、理想的閱讀體驗、開放資料、開源工具,都是我們提供的服務。

註:READr 的發音跟「reader」一樣哦。

官方網站
傳送門
Discord
READr 讀+
1 years ago 2
#政治 #總統大選

除了政黨會下政治廣告,有愈來愈多粉絲專頁以個人或民間團體名義自掏腰包或小額募款,為政治訊息下廣告。

廣告受眾資料顯示,18-24 歲的廣告投放率近年明顯提高。學者分析「傾綠反藍」的政治廣告在 4 年前已開始、「傾藍反綠」的政治廣告則在過去幾年才逐漸增加。

這些人投的廣告,都在講些什麼?▼不是政治人物也掏錢下選舉廣告:意見領袖加入 打「口水仗」還是重建討論空間? - READr 讀+
READr 讀+
1 years ago
#政治 #總統大選

根據 READr 分析,近期最受國人關注的五大議題為低薪、黑道及詐騙、中國外交、護理師人力荒、核能。

各政黨的總統候選人針對這些議題提出了什麼樣的政見?這些政見在專家看來可行性又是如何?

參見完整報導▼「好窮、詐騙多、還缺電?」聚焦社群熱議政策,賴侯柯政見是願景還是空包彈 - READr 讀+
READr 讀+
1 years ago 2
#政治 #總統大選

READr 統整賴清德、柯文哲、侯友宜已公布的施政願景,並與蔡政府推動的措施相比較,發現三人的國防、外交政見大方向和既有政策高度重合,僅細節和執行方式不同,主要差異都與如何應對中國有關。

你能猜出下面的主張,分別屬於哪個候選人嗎?

A:中國不希望臺灣講出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其實改講特殊關係就好了。我對名詞不是很在意。

B:我們要先把兩岸緊張的溫度降下來。像是中國推的「31 項惠臺措施」被當作是要吞併臺灣,反而加深兩岸的敵意。

C:習近平堅持統一臺灣,片面切斷兩岸交流,我將持續捍衛維持現狀,並願意在基於互利、尊嚴且沒有先決條件下,與對岸展開對話。

看三位總統候選人的國防、外交政見差在哪▼競逐「掌握國防外交權」總統大位 賴侯柯相關政見對中態度差異最大 - READr 讀+
READr 讀+
1 years ago 1 @Edit 1 years ago
#政治 #中國

習近平所提出的「一帶一路」經濟倡議,今年已滿十週年。為了打通貿易路線,中國大手筆金援各國進行基礎建設,效益究竟如何?

READr 分析參與國媒體在 Facebook 粉絲頁的相關文章,發現正面看待一帶一路的文章數量遠超過負面情緒文章,且以亞洲最多。

但正面情緒文章佔比較高的國家,其新聞自由排名普遍低落,部分國家的文章內容更出現中國國營媒體經營的痕跡⋯⋯

一帶一路十週年:參與國輿論如何評價十年「中國夢」? - READr 讀+
READr 讀+
1 years ago 1 @Edit 1 years ago
#文化 #電影票房

新電影上映了!你會選擇第一時間進電影院觀賞,還是等串流上架?

串流平台訂閱人數逐年增加,每年更有近八成院線電影上架串流平臺。疫情後觀眾消費習慣改變,不夠「強」的電影,已經無法吸引人走進戲院。

串流平臺究竟如何改變電影產業?請見▼串流時代:八成院線電影上架串流 電影票房貧富差距擴大、內容競爭更激烈 - READr 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5
#政見協作 #2024選舉

2024 政見不失憶:總統暨立委選舉政見資訊追蹤協作平台
政見協作平台再升級!集結政策比較×事實查核×即時互動,給你最完整的 2024 總統候選人政見比較平台。

去年,READr 發布了 2022 選舉政見協作平台,邀請大眾一起來協作候選人提出的政見。

今年,READr 進一步和 10 家媒體合作,進一步執行政見的背景事實查核、確認是否已有相似政見、搜尋候選人對該議題的歷年立場變化等。

當然,今年一樣開放大眾協作政見,你還可以針對政見表達心情、留言。歡迎將這個平台分享出去,讓更多人一起來參與協作、了解政見!
READr 讀+
2 years ago 2 @Edit 2 years ago
#政治 #總統大選

這陣子「藍白合不合」成為總統大選關注焦點。從政見的角度來看,藍白合嗎?又有哪裡不合?

READr 統整柯文哲、侯友宜(郭台銘未舉辦政見發表會)迄今發表的政策,找出兩人皆提出完整脈絡的政策相比較,如能源、醫療長照、兩岸、教育、居住、客家六大領域,發現兩陣營「大方向」很合,但仍有一些衝突和各自關注的面向。

藍白合還是藍白拖:侯柯六大領域政見速配指數解析 - READr 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1 @Edit 2 years ago
#政治 #總統大選

學者認為明年總統大選臺海情勢更為緊繃,候選人的兩岸政策對選民來說更重要。目前四位主要的總統候選人的兩岸主張中,對「九二共識」的定義有明顯差異。

差異在哪?請見詳細比較報導▼九二無共識?郭提「各表」侯柯表態少、賴堅決反對——歷次媒體發言看候選人兩岸主張 - READr 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1
#資料新聞 #記者筆記

你聽過「資料新聞」嗎?傳統的新聞記者透過採訪「人」獲得資訊;而資料新聞記者的受訪者,則是「資料」。

擅長文字、不擅長數學的記者,要如何開始學習資料新聞?製作資料新聞跟傳統新聞的差別又在哪裡?資料新聞跟資料視覺化一樣嗎?

請見 READr 記者的完整筆記▼【記者筆記】如何開始嘗試資料新聞?「湄公河計畫」的媒合與實踐 - READr 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1
#公共討論 #評論

當大家都只在同溫層討論議題,要如何了解其他陣營的想法、促成溝通?

近期 X(原 Twitter)試圖以「社群筆記」(community note)這個功能,緩解陣營之間的分裂與對立。

社群筆記是這樣運作的:「在相對寬鬆的資格限制下,人人都可針對推文的內容寫下筆記,同時也對其他人的說法給予評價,如有幫助或沒有幫助。」

「機器學習會根據使用者的行為,整理出每個使用者的極化程度,如果某則評論能夠同時獲得夠多不同陣營使用者的認可,就公開顯示該評論給所有使用者看。」

這個功能還有什麼潛力?請見系列評論▼【評論】網路極化言論中,真理真的越辯越明? - READr 讀+【評論】對抗網路對立,先了解對方所處的資訊環境 - READr 讀+【評論】事實查核與社群筆記:Vitalik Buterin 的「客觀認識論」 - READr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