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ecarryrabbit
@turtlecarryrabbit
27Friends 297Fans
Karma98.25
male Taipei, Taiwan
《診所》(2023)
不諱言是綜合比較下較好看的趙德胤,從小診所空間慢慢擴大拍攝素材的感知面。但似乎還沒幫醫生的藝術家身分找到定位就急著無節制放大(aka 一股影展題材熱的銅臭味),這種結構失衡(吳可熙在剪輯扮演的角色是?)、乍看要寧靜致遠實則雄心勃勃,總勾我想起為什麼趙過去的片子總在取信於人上欠了臨門一腳......
整個三月忙得死去活來,體力跟精神都到了極限。庫房工作之餘,前前後後肯定寫了超過十萬字。最後完成兩篇訪談、協助遞數份申請、罵了兩本書,又下鄉田調跟著白沙屯媽祖行腳全程,露宿鄉下好幾晚。

這篇寫李作楠,一切都得回到上個月的一次訪問。本地人陌生的李作楠在海外長年備受類型影迷的觀影文化推崇,被昆丁拍來入戲,被武當幫寫來入詞。沒想到80多歲的他本人也善說故事,還常常盡往往事細節處講;我們一行人丟出幾個問題,兩個半小時晃悠悠過去。回去整理與核驗,濃縮的內容還是有五萬多字,最後跟橘貓忙了一週末協調,整合成現在的模樣。

禪僧、武師,女忍者──專訪《浪女神龍劍》、《南拳北腿活閻王》導演李作楠 | 放映週報
turtlecarryrabbit
1 years ago 9 @Edit 1 years ago
讀完中譯版的TDKR (黑暗騎士歸來),這本沒之前李函在雙囍的魔戒譯文那麼慘 (編輯應該是有用心幫修),但以譯文而言我還是只能給60分勉強壓線......總之,很難想像以這個譯本的表現,書的譯者竟然可以被出版社屢次重用翻這些大作。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
台灣有沒有過類型電影的話題最近似乎又變火了?

就我自己的補片經驗(從政府遷台前的中國電影到遷台後的國家片廠電影,皆在觀影範圍),台灣不拍類型電影是個奇特的說法,因為整個華語片圈對類型電影範式的講究,一直都算相對好定義。後來鮑德維爾拿香港電影寫成了類型電影研究,但那並不是泛華語圈中的孤例(只能說是鮑德維爾沒有寫而已)。以外界可能相對熟悉的中影,甚至遠一點到中製廠,這些國家級的電影單位,當年唯一的製片工作恐怕除了政宣外,就是拍類型電影。我甚至敢大膽說,台灣在八0年代以前,庶民的電影生活整體,就是由類型電影構成的。
雖然房東後續還沒動靜,但各位如果知道捷運新莊線上有任何可以收留兩人兩貓還能開伙的租屋,還請不吝跟我說🦊

(租約到4月底
房子談租約,房東要從19000漲到22000......想問這幅度正常嗎🐯
中南部家庭的小孩想問:早上好啥時變外來語啦?

(屏東客家跟越南廣東華僑混血,我其實很常聽家裡老人這樣講
turtlecarryrabbit
1 years ago 4 @Edit 1 years ago
批踢踢實業坊 - C_Chat
其他部分略,但最後那段不同意。譚光磊(灰鷹爵士)不親自下來做,從他的職涯發展大概才是最合理的決定(甚至可說,他親自插手的可能性本來就是0吧)。職人翻譯或編輯的話語權在這個年代都有很大的侷限性,他都已經從翻譯前線退下那麼久了,顯然就志不在此。
turtlecarryrabbit
1 years ago 7 @Edit 1 years ago
一個小作者的克拉克肯特難題。

邀稿的雜誌印行後過了數日,我在郵箱找到郵差留下的招領通知單(合理,畢竟白日我都在外工作,沒人在家收件),然後愣了一下。

單上的招領人名姓是桑妮,也就是我的筆名。我心想不妙,卻還是拿著招領單去郵局按了郵務排隊,等待叫號。

「請出示你的身份證。」

「那是我的筆名。有沒有什麼方法是我可以可靠地說服你這件事的?」

「那你不如直接請出版社重寄吧。」郵務士沒好氣地說。
現在這是啥樹倒猢猻散的大型失智現場?

我還是堅持李函的魔戒本試讀譯文奇差、毫無辯護空間。這幾天看了他更早的其他譯文,印象只有更強,而且是強烈地名不幅實之感。但後續一堆打蛇隨棍上的風評,想罵的直接跳躍到「支言支語」、「是否是台灣人」,還有拿民初白話文當類比的,品味與語言判讀能力之糟糕不在話下;還有想當李的友軍的,連腦袋跟頭的常識語意等價都看不出來,甚至先自承沒看托爾金之後,現在拿著托老辭典侃侃而言、為李辯護,這些人都不怕尾巴被抓、越描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