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ecarryrabbit
@turtlecarryrabbit
27Friends 297Fans
Karma98.24
male Taipei, Taiwan
turtlecarryrabbit
3 months ago 2 @Edit 3 months ago
The Fantastic Four: First Steps

Production design之外,實在沒法說這片子有「現在已經是2025/後超級英雄時代」的認知......

James Gunn都要Sup迎頭趕上時事了,這邊廂美術玩Futurismo整體價值卻回到超級安全牌,才是我最不爽的地方吧(同意漫友的說法,電視劇小家子氣),很掛羊頭賣狗肉;要說是回到Marvel origin的60s......但當年Lee/Kirby拼拼湊湊誤打誤撞的頭幾回漫畫有很多激進元素,讀者來信跟後續銷量也證實消費者最愛的人物一直都是Ben(Thing),反而Reed在近代另闢一條「因為太聰明老是弄錯方法」的形象前並沒有什麼人氣。實話說這片連拍Ben跟盲女Alicia那段一直跌跌撞撞的感情都不敢了,好像也不該期待太多。
turtlecarryrabbit
3 months ago 1
「毫釐不差」之形式映照──與導演曾威量談《白衣蒼狗》 | 放映週報(2025/07/21)【金馬 61】《白衣蒼狗》:以線性邏輯嚴密建構的苦難影像 | 放映週報(2024/11/21)
之前思慮訪談稿怎麼做比較好,得到的結論仍是若能先透過寫東西拉開距離,那對於雙方都會是更好的尺度:太近就失之過寬,太遠則窄無人味。
實務上,先評再訪通常可遇不可求,不過竟然能碰到一次,也該感謝老天了。
turtlecarryrabbit
3 months ago 1
十幾年前,有讀2000AD的同好都會去雜誌的online forum交換情報。那年頭最興奮的事情就是Alex Garland本人(也是2000AD狂粉)會上站分享Dredd的製片進度(還有他跟漫畫作者群互動的細節)。

DREDD screenwriter Alex Garland answers YOUR questio...

Garland編劇(因為片場糾葛,後來成為實質導演)的Dredd表現算不慍不火--本質上是成本不高的商業片,沒漫畫那麼有諷刺感,但它是英國用工業實力回應本土創作的一次嘗試(2000AD就是那麼重要,甚至若沒了它,隔一個大洋的美國90s商業漫畫都將是死水一灘)。Garland想朝影集發展Dredd,但都沒下文。

幾十年過去,Garland實力又更強大,我一直希望他會再組英國團隊跟美國公司pitch這個案子,但看來都過去了。
turtlecarryrabbit
3 months ago 3
算是私心,但作為漫畫史讀者,最高興的事情之一是看到Gunn在片尾感謝了Keith Giffen和J.M. Demattis這個創作組合。這個安排以及Justice Gang (or call it a pseudo version of Justice League International if you will) 是我近年大銀幕上看到最誠懇從刊物史去面對超人刊物與正義聯盟刊物關係的安排了。
turtlecarryrabbit
3 months ago 4
昨天才剛(疑似)抱怨說Barbie絕對沒有這次的《超人》更political rage,于昌民今天突然傳了個美泰兒新產品的廣告來,上面寫著First-Ever Barbie Doll with Type 1 Diabetes,而我看了商品頁細項才發覺,這個娃娃竟然有配Insulin Pump(胰島素幫浦)和連續血糖儀。

我想只有先天有type1的人才能第一時間理解,美泰兒這隻可不只是First-Ever Barbie Doll with Type 1 Diabetes,你還再加上幾個修飾語:......and she's rich as hell。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16
快忙死,但我還是跑去看《超人》了(有雷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2
Denis Villeneuve接拍007是什麼鬼,這是假借沙丘之名拍Gucci廣告拍膩了,改去跟Tom Ford接案嗎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1
https://images.plurk.com/2SuLy3pogE7jC4Q5TxAzSa.jpg 于昌民點名,跟投一波。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4
28 Years有超越我對Boyle和Garland的期待,但前天補The Phoenician Scheme相對之下有點突破我對Wes Anderson這幾年的底線......第一時間的感受是覺得這片直接倒退回以前《海海人生》的水準,同時也好奇Wes是不是在自己設計的珠寶盒躲太久,看到後面竟然有種詭異的惡俗感,想問他是不是已經到了分不清楚「火箭隊是可愛的反派角色」和「火箭隊是好人」之間差別的階段。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7
我非常感謝Boyle跟Garland這次28 Years再一次認真看待當年28 Days的前提而沒有偏離它的核心。
這是很不討喜但完全值得尊敬的決定,尤其過了太多年,28 Days的前提都已經快被忘光或省略了。28 Days的核心是更極端的染疫社會,加上一點粗暴(但勢必得如此為之)的道德教化,而不是預設了要拍zombie。Garland後來做自己作品的audio commentary,說過當年玩惡靈古堡而想到把zombie genre現代化的方法,但最後又為了超越zombie genre (Boyle後來也跟隨這個說法)而選擇疫情和災難小說。
為了拍攝zombie而創造一個疫情社會,這跟為了疫情社會而引入zombie like creature/victim是邏輯順序顛倒的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