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
@hateall
13Friends 1Fans
Karma86.89
male Taipei, Taiwan
阿呆
DDT
4 years ago 32 @Edit 4 years ago
memo:三級的資訊焦慮結論是,2020的顏色,因為自己不是青少年對世界變動的反應已經相當地遲緩,但是千禧後20年的網路和手機改變的事情已經滲入太多太大了。以至於前面30年對世界理解的知識可以說都幾乎失去效用。例:當代中國、(電視新聞)媒體的概念、行銷方法、與集體-個人日常結構有關的層面。或者只是簡單地自己的資訊接收方式封閉而已。 嘻哈文化裡的小朋友可以看到:脫離學校教育(確立大學教育文憑無效)自學的思考路線、美學建構(對我來說超級奇怪)、生活經驗的反思、翻轉語言使用以及對網路媒體的熟悉度、美國嘻哈文化的植入-全球化(但我不知道為什麼)、雞排妹在2016年就不接電視節目的策略對我來說已經很驚訝了,嘻哈小朋友在youtube節目上談演算法和IG又更確立族群的斷裂性。只接收電視節目的年齡層和只接收網路節目年齡層
DDT
4 years ago 4
離基隆火車站走路7分鐘, 運氣好自己的理想還是會出現的,打電話去的時候已經5、6組人去看了,房東覺得今天會就租掉了。呼~真羨慕,房東真的是做慈善的。https://images.plurk.com/1lwfz9mlIqpW04ZBMGtqgb.png https://images.plurk.com/5rH1wwN2VVwn1hOmYhQAuG.png https://images.plurk.com/2ogN0eEuBXRY4qikENBYxz.png https://images.plurk.com/1mG0mFlK5gJEAWrmwIoX5f.png
DDT
4 years ago 6 @Edit 4 years ago
Zygmunt Bauman: 'No one is in control. That is the m... 迷上社會學的我,大部份的字都知道但不太確定懂多少,大概就是現代國家概念與權力控制作為核心。涂爾幹和新教倫理還是不知道在講什麼,但是討論當代、現代性的社會學都有好興趣,想想自己的本質是會對虛構、幻覺吸引,所以當最近念的社會學可以鬆動穩固的現實會爽到不行 呀哈哈哈哈,暫時性的結論,現代社會會依照它所欲求的邏輯,和裏頭的個人去進行證辯。Q 所以這樣邏輯排斥了哪些人事物?>>>這問題覺得重要是由於背後:倫理是實用的還是超越性的?被否定的社群的惡是什麼?
DDT
4 years ago 6 @Edit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BaznYrmdsghYz6VJvqBtZ.jpg 這個月有開始用新的記帳app,7/1-7/19,支出不知道能不能更少一點。有個禮拜沒煮飯都亂吃外食。報了4千電繪課跟4千房租,還有1千是學長的DHL。覺得自己都有亂吃沒有真的很省,但想要再降伙食費@@
DDT
4 years ago 8 @Edit 4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G6MxCxvOhtMLQK0r6AXNJ.jpg #社會實體的建構

1 每個人所認為的真實+就是社會真實的總和,社會總和裡有「日常」成為集合
2 在外於日常之處,人們會暫時性失明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隨後會搜集資訊努力追上,將發生的事件給lock>制度化、晶化,語言也是其中一種,(濃縮的符號)每個人使用解壓縮,交換過程>合法性:大家都同意,我同意你>證同&反證同
3次級社會 、邊際效益,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與制度的群體。象徵共同體可以整合
DDT
4 years ago
後真相時代最大的安全威脅 - BBC News 中文 Sars過了16年對台灣來說是個認知的事實基礎,歐洲不知道為什麼很多採取不相信covid-19的立場,是發生了什麼事
DDT
4 years ago 9 @Edit 4 years ago
好喜歡知識社會學。
DDT
4 years ago 21
https://images.plurk.com/4lROLf35tjFdDo30v6CFoH.jpg https://images.plurk.com/49q2GNhPs0IPcTx8eHHwiv.jpg https://images.plurk.com/Qzj0AcztSnBGlOCBzznV9.jpg https://images.plurk.com/3TZWHvKpVErr93bpQODdiQ.jpg

約束的場所 整理(test發現文字筆記會一直擴張,圖形可以聚焦)
DDT
4 years ago 16
https://images.plurk.com/3fy5fKK9XhuP2uWTL4iJfD.jpg

剛剛看SAC 2045覺得錯亂,就是在聊天或是掉入故事裏的時候連結很立體,以至於和自己的現實要接回的不適。

午睡夢到昨天路上一面之緣的嬰兒,房間外室友說她發現對面的大樓會暴露她的秘密,我在自己的房間裡,有個女生來,我們一起往B2的樓梯繼續走,路邊成交叉,她走在迂迴的正規路上,我前面剛好可以跨過(切西瓜)追到她那邊,猶豫了(其實不急著自己切),然後看到路的盡頭是間藥局,銀幕裏一歲的嬰兒躺在床上。

背景裏的LA設定像海地(意思是我又掉入現實而不是視為虛擬劇情),窮人和富有的對立,(下一世代的階級極端化,原來攻殼的配備還是軍備的商業行銷)其實還是一個沉迷的粉絲,證據就是看到攻殼車出場都會忍住紅眼眶(是純粹的偏愛和心的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