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r 讀+
@readr
0Friends 207Fans
Karma0.98
Taiwan
READr 是致力於以資料做新聞與內容實驗的媒體。於 2018 年正式創立,重視與各種專業者、讀者的協作,期望讓以往封閉的新聞編輯室有開放的可能。資料分析、多媒體互動、理想的閱讀體驗、開放資料、開源工具,都是我們提供的服務。

註:READr 的發音跟「reader」一樣哦。

官方網站
傳送門
Discord
READr 讀+
2 years ago 2
#時事 #外交

中國政府 8 月 28 日發布最新版的「標準地圖」,再次引發領土主權爭議。中國主張的「十段線」將臺灣東部海域、南海諸島,以及與印度存在領土爭議的地區都納入疆域,引發周邊國家的強烈抗議。

位於南中國海的群島,因為位置優越,多個國家聲稱有該地區的主權,它們的理由是什麼?各自實際控制的區域又在哪裡?

請見 READr 整理的圖解▼南海爭端再起:中國新版地圖惹眾怒,各國抗議的理由是什麼? - READr 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3
#時事 #性別

「我需要他知道自己犯錯,而且不能再犯。」

#Metoo 運動自 5 月延燒至今,許多位高權重的加害者出面道歉、揚言提告,或選擇暫時消失,試圖將事件劃下句點。

然而,事情真的結束了嗎?

我們訪問了六個故事,她們曾在不同年紀、場域,被不同權力關係的人施以性暴力,並嘗試尋求幫助。

從她們求援的過程中,我們看見性犯罪的無所不在,也看見受害者如何被信任的體制二次傷害。

即使如此,她們仍願意站出來,只因為不想要再有下一個受害者。

「這件事情不可以再發生在別人身上,或許提告可以阻止他。」

詳細報導請見▼Metoo 進行式:申訴無門、訴訟無罪,受害者充滿荊棘的癒合之路 - READr 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6
#時事

你聽過「Deepfake」嗎?

Deepfake 是以「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來造假(fake)——先前網紅小玉正是濫用此技術製作換臉色情片。

除了大宗的色情應用,如今 Deepfake 也出現在戰爭、選舉訊息中,AI 的發展更讓生成假訊息越來越容易⋯⋯

READr 蒐集全世界超過百個 Deepfake 假訊息事件,全面分析主題、內容、識假方式,看看這些假訊息的趨勢和實際影響。

詳細報導請見▼以假亂真的 Deepfake 事件簿:拜登、湯姆克魯斯都曾是主角?連戰爭、選舉訊息都不放過 - READ...
READr 讀+
2 years ago 4
#政治

READr 盤點歷年 10 件國內社會議題,發現社會事件,包括中捷事故、臺南殺警案、城中城大火、普悠瑪出軌事故、頂新黑心油事件,臉書上的輿論趨向政治化,不相關的負面事件被挪用批評特定政黨,並出現「選票下架」等政治口號。

在上述事件中,臉書上也出現大量內容重複的貼文被重複張貼在不同社團、粉專,試圖帶動特定輿論,甚至佔比逐年提高。

資深網路廣告從業者透露,這些社會議題往往因為接近選舉,而出現政治化討論,有明顯的操作痕跡。

學者、民間團體則擔憂,輿論政黨政治化下,讓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被消失⋯⋯

詳細報導請見▼是民意還是網軍操弄?10 年社會大事輿論分析:選舉年議題討論更政治、更失焦 - READr 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1
#國際 #政治

自從去年 8 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臺,許多外國代表團便相繼來到這個《經濟學人》筆下「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來臺演說時,甚至稱臺灣「你們在整個自由世界有很多、很多朋友。」

然而,臺灣和歐美國關係升溫的同時,蔡政府執政 7 年和 9 個國家斷交,邦交國數目創下歷史新低,2018 年甚至一年失去 3 個友邦。國民黨國際部主任兼駐美代表、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直指:「國家主權的象徵還是在邦交國,不然你(臺灣)沒有國際上的人格。從傳統外交的角度來看,蔡英文不及格。」

臺灣的外交關係究竟「有很多朋友」、還是如學者認定的「不及格」?

詳細報導請見▼大國博弈下的小國外交:從外國訪團的談話記錄 看臺灣與各國的關係變化 - READr 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7
#TikTok #政治

過去兩年,臺灣有愈來愈多政治人物投入經營 TikTok,READr 蒐集到 56 個政治人物 TikTok 帳號,其中最活躍的是今年才開通帳號的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

而我們訪問多位曾在 TikTok 上和政治人物互動的人,關於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他們要不是只認得柯文哲、就是只對柯文哲有好印象⋯⋯為什麼會這樣?

詳細報導請見▼TikTok 上的政治版圖——藍營搶灘、綠營棄守 年輕人只認識柯文哲? - READr 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1 @Edit 2 years ago
#精神障礙 #判決書

去年底《精神衛生法》修法三讀通過,預計兩年後將正式上路,但社會對精神疾病污名化始終存在。

為了還原這群人的面貌,我們找出犯下重大刑案的精神病患,從判決書爬梳他們的就醫歷程、家庭關係、經濟影響。

長期為疾病所困,他們即便規律就醫、住院,甚至按時服藥超過 10 年,仍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家庭支持薄弱,他們卻求助無門⋯

社會案件背後沒說的事,聽聽他們怎麼說。

詳細報導請見▼「我的人生停在發病那天」:從千份資料還原精神障礙者困境 - READr 讀+
⚠️ 部分內容提及精神疾病者的真實感受,若你有類似情境,可能會在閱讀過程中被觸發情緒。請斟酌閱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3 @Edit 2 years ago
#資料新聞

第五屆 READr 資料新聞學工作坊報名開始了!

對資料新聞有興趣,可是找不到實戰的機會嗎?免費報名 READr 資料新聞學工作坊,我們會手把手帶你從零一到一,慢慢把一篇報導做出來!

申請資格:
✅ 對數據新聞、資料新聞有基本概念。
✅ 對清理及分析資料有興趣(熟悉 Gsheet,OpenRefine 或 R 者尤佳)。
✅ 能獨立完成報導。
✅ 以可完成題目為目標,能夠全心投入者優先。
✅ 大學與研究所學生優先

立即報名:2023 READr 資料新聞工作坊
READr 讀+
2 years ago 3
#科技 #外商

「外面的人都想進來,裡面的人都想出去。」半導體業內人士 H(化名) 笑稱,這是流傳在公司員工之間的名言。H 在 2021 年進入半導體業,也讓他看見臺灣資訊人才求供比逐漸緊縮的冰山一角。

H 說,全球的資訊產品需求增加,帶動資訊產業的人力需求增加,「訂單增加,例如挖礦要顯卡,也需要晶片,還有油電混合車、無人駕駛技術,或是 iPhone 也是⋯⋯,」他坦言,進入科技業早已不像以前困難。

READr 分析教育部資料,並訪問學界和第一線的產業界,發現近 20 年,科技業持續擴張,但高教端培育出的理工人才卻越來越少⋯⋯

詳細報導請見▼科技業人才荒:Google、Amazon 外商頻來台設廠,本土產業卻陷缺才困境
READr 讀+
2 years ago 4 @Edit 2 years ago
#臺灣 #國際

臺灣過去都怎麼被國際報導?外媒形塑的「臺灣形象」曾經歷了哪些階段轉變?

為此,READr 蒐集自 2015 至今,國際媒體的關於臺灣臉書貼文,從中發現,早期貼文大多聚焦在災難新聞,2018 年後,受中國頻繁騷擾,臺灣登上國際版面的頻率也隨之增高⋯⋯

詳細報導請見▼一躍成為經濟學人封面:臺灣如何成為外媒焦點 - READr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