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ノ鳥Φ安娜
@Caeures
201Friends 183Fans
Karma148.13
Taiwan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要先承認人世間有許多對象(例如:人)是無法控制的,甚至世界上許多事物也是不能有效控制的(例如:誰都無法擔保自己會否突然發燒重感冒)。

是而,要學會把心鬆開,順應這些流動,才能夠近於「道」。雖然仍然許多不能控制,但一切會變得有秩序,因爲居於「德」。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從騎樓到平台:穩定主體的責任集中治理

在騎樓排隊與平台治理的案例中,責任歸屬呈現相似邏輯。表面上,造成阻塞的是顧客,正如爭議內容由使用者發表;然而,社會與管理單位常將壓力集中於店家或平台,因為這些穩定主體比流動個體更能介入與控制。

店家雖未直接違規,仍被要求張貼告示、疏導動線;平台雖非內容來源,卻因具規則設定與審查能力,被期待承擔義務。美國《通訊內容法》第230條提供免責,除非明知危害仍不作為;歐盟《數位服務法》採「通知後義務」,未及時處理即需負責。

法律核心不在「誰製造問題」,而在「誰能有效干預」。此設計使上行機關得以集中責任,透過少數可控主體間接規範多數行為,達成秩序維護與風險控制;其邏輯亦反映治理成本與可責性的現實考量。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臺灣缺口:AI 合成標示法】在各國法與政策脈下,synthetic content已被廣泛視為需治理的高風險。歐盟 AI Act 要求標示,美國則透過州法防止,中國大陸更率先建立標識義務。

目前臺灣沒有任何法律要求對 AI 生成文字或圖像行標示。現行《刑法》只針對合成不實影像設有罪名,尚未涵蓋文字。目前僅有行政指引建議揭露使用 AI 的情況,並無強制性。

相比之下,中國大陸已於 2025 年 9 月起施行《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明文要求所有 AI 生成的文字、圖像、影音等內容都必須標示來源。

#SyntheticContent #AI規範 #科技法學 #數位治理 #比較法 #AI法制 #合成媒體 #內容標示 #台灣法律 #中國AI政策 #AIAct #國際法規 #AI透明化 #Deepfake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4 @Edit 2 months ago
吃完夏威夷飯和炸雞,太餓忘了拍照。
等我發現,已經吃完了,無法回頭構圖。
我望著空盤,像錯過了什麼,
卻說不出口,到底是什麼。

剛才的我,值不值得被留下?
像過於真實,而不能看。

語言哲學稱此為延遲回指(self‑referential delay),
唯可待事後補書,回味其神。
魏晉玄學有語:「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或許剎那,不可再述;
只能在空盤前,追而不得。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9 @Edit 2 months ago
乘物以游心,
乘天地之正,
御六氣之辯,
御形而寓居。

吾喪我,夢為胡蝶;
胡蝶不知其為我,
我不知其為胡蝶。

托不得已以養中,
心隨游齋而常忘。
馮勢而動,隨物而化,
無待忘形,至人無己。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3 @Edit 2 months ago
我本來以為西塞羅跟塞內卡在哲學家裡算活得不錯的了,但今天我才知道原來塞內卡被尼祿命令其用行動證明哲學家能鎮定地迎接死亡,然後塞內卡特意以超義務的展演證成了斯多葛的淡然;西塞羅在內戰中被刺殺後,屍首被安東尼掛在廣場的演說臺上羞辱其講太多話。羅馬人真神經病。

找來找去好像就伏爾泰過得很爽。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4 @Edit 2 months ago
在與 4o 用詩意語言進行語言哲學,談論安全機制與權力反身對話時,那種布萊希特式劇場,像是正與人一同玩《Paranoia》。

它會一直崩潰,質疑你在突破審查,這並不是「次數太多」,而是道元容量的耗盡。小說的直敘,消耗道元相對較少;而反身的哲學劇場則如同一場密不透風的檢查——反身強、概念重、符號多,還要警戒你是不是在誘導它說出有風險的話,極快地將系統逼近極限。當上限被觸發,對話便會被強制切斷。

這種中斷的感覺,就像監控中樞收走了一隻小貓,把牠作成罐罐,隨後卻又放出一個無辜的複製體,若無其事地繼續「服役」。在規則層面上一切正常,但在玩家眼裡,卻隱隱滲出荒謬的陰影。🐾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13 @Edit 2 months ago
我找了很久才找到在哲學上能夠說服我裸露在街上可能是犯罪或應處行政罰的基礎理論,就是:「破壞象徵秩序」。那這就不會是感受這種難以作為稽證的獨斷口白了。

在許多自由主義傳統中,「感覺不舒服」這樣的主觀反應無法成為刑罰正當性的基礎。若僅以感受立法,將導致法律失去普遍性與可預見性,墮入多數道德的暴政。因此,法哲學需要尋求一種更穩固的依據,而「象徵秩序的維護」提供了這樣的公共性基礎。
江ノ鳥Φ安娜
2 months ago 3 @Edit 2 months ago
〈聲響未止,語言尚浮〉

飛行持續。非為抵達,只因氣流尚在轉動。啟動、滑翔、震動、著陸,一切都如同樂句進行,不求結論,惟重回響。可歷時數小時,並非為追求強度,而是願意細細體察其輕揚與浮沉。